兩岸青年企業家產業交流座談會在成都召開

圖、文 陳柏如
由中國自行車協會(CBA)旗下青年企業家工作委員會主辦的「2024首屆海峽兩岸青年企業家產業交流座談會」,以”青年共攜手 同心創未來”為主題,邀請兩岸20多位自行車企業二代,於12/3-12/5在天府之國四川成都召開座談交流,會後並一起騎車體驗成都著名的天府綠道自行車專用道。
12/3下午與會業者前往成都市體育局與副局長盛鋼、文體局、文旅體局等領導,以及專家學者、當地企業代表及綠道公司代表進行小型座談,深入了解成都的運動環境、騎行環境,以及天府綠道。說成都是一座運動城市一點也不為過,2023年才舉辦過世大運,2025年8月又將舉辦世界運動會。據了解,成都騎行人口規模已突破200萬人,日均共享單車騎行人數超過220萬人次,穩居全中國第一。2023年,中國自行車協會授予成都“中國自行車運動典範城市”榮譽稱號。
12/4早上登場的「海峽兩岸青年企業家產業交流座談會」,首先由地主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致詞拉開序幕,劉素文理事長指出,中國跟台灣的自行車企業二代、三代都陸續接班,期待兩岸青年企業家都能有更開闊的世界觀、加強交流合作、共創多贏,一起攜手引領全球自行車產業健康發展。劉素文理事長分析道,2024年1-9月中國自行車產量(規模以上企業)達2667萬輛,同比增長31.4%。電動自行車產量3214萬輛,較2023同期下降5.3%,電動自行車在今年遇到一些寒潮,如重大火災事件。1-9月行業營業收入增長8.5%,利潤增長6.4%。1-9月中國自行車出口量達3604萬輛,同比增長20.4%,但出口總額僅增加0.2%,說明平均出口單價在下跌。零部件出口總額將近24億美金,下降4.4%。劉理事長以”數九寒天難掩春意湧動,風雨磨難寫就奮鬥華章”勉勵兩岸青年企業家承先啟後,再創新猷。TBA理事長吳盈進勉勵兩岸青年企業家能努力從”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到”中國創造”,秉持”中國創造”精神,把我們的優勢向全世界輸出。
本次座談會聚焦”騎乘文化對產業的促進及品牌發展的作用”、”綠色發展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以及”產業鏈協同發展激發創新活力”三大主題,分別由金輪總裁楊玉峰、SRAM亞洲總經理陳鴻毅、輪峰董事長宋澤宇、久裕總經理陳松君、寶島電動車總經理楊波、TBA祕書長周淑芳發表演說。CBA副理事長&青年企業家工作委員會會長楊玉峰指出,中國近年來騎行風氣很盛,尤其高端公路車的銷售增長許多,從2021年的30萬輛,到2024年已經突破230萬輛,且每年騎行人口翻倍成長,再者參與騎行的大多以年輕人為主,其中女性參與佔比高達30-40%。希望在各企業的積極參與以及努力提倡騎行之下,讓整個騎行風氣能更興盛,更多人能加入騎行。楊總裁也建議兩岸自行車青年企業家可以組織屬於兩岸自行車產業的友誼賽,提升影響力。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分享捷安特經驗,以及在提升自行車騎行風氣與騎行文化方面的投入,並提到將於12/8在上海F1國際賽車場舉辦自行車賽事的創舉。此外,劉執行長也積極考察中國的bike park,強調登山車對於自行車在研發創新方面的重要性,呼籲業者一起推動登山車騎行風氣,提升登山車市佔率。
會後大夥聚集金輪位於成都的佰客屋精品店整裝,然後騎行出發到天府綠道0公里處大合照,接著往東20km到達青龍湖濕地公園,然後折返13km到達白鷺煙汀飯店,充分體驗綠道的完善規劃。2022年底啟用的中國最長城市環城綠道~成都天府綠道,全程約100km,是成都新貫通的環城生態公園一級綠道。整條綠道幾乎沿線繞城高速一圈,以綠道為線,共建78個“一橋一景”景觀橋樑,串聯桂溪山生態公園、青龍湖公園、錦城湖、三聖鄉等121個特色生態公園。優美的風景、安全的騎行環境,並整合AI智能監控與安全語音警示設備系統平台,可對遊客行為進行分析,通過天府綠道APP進行行為規範提醒。
參與本次座談會的兩岸自行車業者包括:巨大、美利達、桂盟、久裕、菲力、SRAM、威輪、中南金記、鐵甲、輪彥、金輪、鳳凰、寶島車業、蘭溪輪峰、八方、河北強久、富士達、五羊、金亨通、太倉悅博、力添玖道、廈門鴻基偉業、萬佳、刑台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