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碳關稅CCA要來了!
2023 年 10 月 17 日

美國參議院於2022年6月7日提出《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CCA)》,旨在減少氣候汙染,並強化美國製造業競爭力,針對能源密集型進口產品實施碳邊境調整。目前CCA法案已完成二讀,一旦通過,將超車歐盟的CBAM(2026年正式實施),於2024年上路,開始對美國國內製造商及進口商徵收碳關稅,徵收的產業包括石油開採、天然氣開採、地下煤炭開採、紙漿廠、造紙廠、新聞紙廠、紙板廠、煉油廠、乙醇、有機化學品、化肥、玻璃、水泥、石灰、鋼鐵、鋁、氫氣、己二酸等25個行業,範圍比歐盟CBAM的6大產業更廣泛。2026年起,CCA將擴大至碳密集原料達500磅以上的成品,2028年門檻再降至100磅。
根據CAA,出口到美國的應稅產品,如果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其他應稅產品作為原料,這些原料產生的碳排,也必須同步納入計算。因此,向美國環保署申報的資訊內容,也必須包含溫室氣體排放量、產品總重、耗電量、用電是否來自電網、非來自電網用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等。
美國是台灣第二大出口國,2022年出口金額約751億美元,比2021年成長約14%。若以2024年為實施年度,美國CCA預計從2026年起將規範的產品範圍往下游延伸,屆時不只能源密集型產品將被課徵碳關稅,所有使用能源密集原料生產的業者也都會受到波及。業者必須提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