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IoT技術國際發展與服務推動專家論壇

圖、文◎編輯部

台灣自行車及資通訊產業在全球供應鏈掌握關鍵角色,因應全球科技快速發展,自行車產業跨域合作朝向產品高值化、智慧化與服務化方向發展,推動自行車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及其相關服務發展,如電控、電池、馬達等三電系統數據及異常代碼雲端查詢服務、騎乘數據蒐集及監控、騎乘安全及騎乘距離監測、智慧零組件、智慧防竊鎖、智慧駐車服務系統、虛擬實境系統、公共自行車..等創新產品、服務因應而生,帶領自行車產業朝向更多元方向發展。
為推動台灣自行車廠商進行自行車IoT技術相關應用與提供國際趨勢交流探討,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CHC)於2023年9月21日,假台中福華飯店辦理「Bicycle IoT Techniques International Expert Symposium 自行車IoT技術國際發展與服務推動國際化專家論壇」,邀請國際各界專家分享,內容精采,現場有許多相關業者蒞臨,一起掌握台灣自行車產業IoT跨域合作交流,與提供未來產業發展建議!

▲論壇與會貴賓與主辦單位CHC同仁合影。
墨西哥公共自行車營運分享
BENJI公司分享的「墨西哥公共自行車營運分享及環境介紹」主題, 由其合作夥伴運點科技技術長張元耀代為做簡報,他首先介紹運點科技,在2015年投入智慧共享交通產業,領域涵蓋國際營運、車輛設計、軟體開發、供應鏈管理等。在2019年將總部設立在台灣,發展各式搭載IoT物聯網車載系統之共享運具,累積在雲林縣、彰化縣、新北市、義大利、西班牙、舊金山等地超過50個城市營運經驗,平台超過200萬會員。
與合作夥伴BENJI公司,在墨西哥的擴張計畫與執行,於2022年初期,首先在新墨西哥市上線,有700台自行車和電輔車,2023年擴展到Merida市,2024年更將繼續擴展到Culiacan市。
BENJI最早把停車點設在人口密集區,設置350台車,再逐步擴張到人口較少的區域,隨著使用人口的提升,車子也倍增到700台。今年擴展到Merida市,投放有500台自行車和電輔車。
張元耀分享,在墨西哥所做的共享系統,是用GPS和藍芽感應器做電子圍籬,和台灣是一樣的,經過持續改進,精準度已經達到30公分以內。目前一天的周轉率約3-4次之間。尤其在早上和傍晚的上下班時間,單一小時的騎乘趟數已經超過車輛總數,因此評估車輛數仍可再繼續增加,以提升運行趟數。現在也和墨西哥市討論,接下來仍將持續擴展業務營運的範圍。

▲運點科技技術長張元耀分享「墨西哥公共自行車營運分享及環境介紹」。
自行車IoT技術國際發展趨勢
由微程式資訊蕭順旺經理主講「自行車IoT技術國際發展趨勢」,他提到,微程式目前主要有三個事業部,提供雲端數據、無線感測和電子支付。自Youbike在2012年上線以來,都是由微程式所協助建置自動租借系統服務,導入物聯網科技服務,提升支付與借還車方便性、app推播提醒、車柱與資訊站的更新與維運等服務。
Youbike從過去複雜的樁體演變到現今簡易的樁體,已經不用電力,此外靠卡感應的裝置,也從樁體移到車子上,所以每一台車都有IoT裝置,因此能隨時了解每一台車的狀況、行進軌跡等數據。台灣從北到南,目前大約有8,000場站、5萬輛車,整體滿意度高達97%,是很成功的案例,不過整個營運過程很辛苦,要得到現在的成績也很不容易。
微程式資也成立Bikonnect品牌,能提供客制化的服務,包括電輔車的軟、硬體,以及共享、租賃單車的平台甚至是整個系統。

▲由微程式資訊蕭順旺經理主講「自行車IoT技術國際發展趨勢」。

▲微程式資也成立Bikonnect品牌,能提供客制化的服務。
自行車IoT研發能量及成果
運點科技總經理沈暐傑分享「自行車IoT研發能量及成果」,他提到,在商用場景裡,最常見的是騎乘者,並非資產擁有者,所以提供車子的營運商,必須做到騎乘行為分析,排除錯誤,遠端遙控等,因為發生問題,可能是資產擁有者得負責任,這時候就是可以靠IoT來做管理。
完全整合IoT的電輔車,除了包括了電池、馬達、控制器這三電,還可能會有等額外的軟硬體項目,包括像GPS、藍芽停車管理、防竊警示、電池管理、速度控制、動力控制、意外與異常控制。
舉Moove的外送電輔車為例,IoT能提供的協助,從騎乘者角度來看,第一件事是要知道哪台車是好的,與騎乘者自身安全相關,透過IoT可以告訴他這台車是可以使用的。
就店家也就是資產擁有者來看,必須把電輔車當資產來管理,有幾台車、夠不夠?騎出去之後,什麼樣的使用狀況是合理的?每台車的好壞、磨耗程度?誰可以使用?違規狀況的細節?以及運送時間的管理。
就營運管理商來看,可以透過IoT了解,每台車的每台車的里程數、電力狀況、磨耗狀況,可以提前去做維修、更換,確保車子的完好。
運點科技現在已經做到能在1個月內做好IoT的整合,並且做大量的客制,來符合客戶的需求。

▲運點科技總經理沈暐傑分享「自行車IoT研發能量及成果」。

▲Moove的外送電輔車也在現場展示。
載貨型電輔自行車營運分享
E-Bike Nederland B.V. 總經理Dario salamena,透過視訊在線上分享「載貨型電輔自行車營運分享及環境介紹」,他提到,最初是在十年前開始做電輔車貿易,也做自有品牌電輔車,後來加入租賃服務,2020進軍德國和比利時。因為疫情,自行車使用與外送服務大增,讓電輔車大好,但競爭者當然也就更多了,因此也讓他必須不斷思考如何去保持領先。
E-Bike Nederland B.V.有做大眾化租賃的服務,現在在荷蘭、德國、比利時的佔有率最高,客戶有很多中小企業,也有像達美樂、漢堡王等大型客戶,目前有超過3,500輛車,成長得很快,但是要如何管理就是當務之急,必須不斷隨時代與需求來不斷改進。
與Rybit合作建置IoT之後,透過IoT能協助做管理,提高車子的完善率與使用者的滿意度,也希望透過Iot科技,讓公司自身與合作客戶都有所成長。
Iot的管理系統有很多功能,所以他無法一一介紹,不過他強調取得的數非常豐富,在系統裡面,可以知道有多少車、在哪裡,其公司推出的第三代車子上,能用app來調整其車子性能,比如原本在平坦的荷蘭使用,現在也可以在其他有丘陵地的國家使用,也可以調整有更好的爬坡能力。
除此之外,包括里程數、用電量、電池的健康等,可以提供的數據資訊非常的多,最重要的還是車子的使用次數,因為客戶是靠這個來賺錢,外送越多趟就可以賺越多錢,客戶可以依此來訂定其經營策略。最重要的是要增加「租賃營運」整體的效益,透過這些,數據顯示月收益增加15%,月成成本減少22%。

▲E-Bike Nederland B.V. 總經理Dario salamena,透過視訊在線上分享「載貨型電輔自
行車營運分享及環境介紹」。
CHC針對IoT研發能量及成果
論壇主辦單位的CHC,也由陳維隆經理分享「自行車IoT研發能量及成果介紹」,他以分三方面來看,包括IoT騎乘數據應用,像是電輔車騎乘數據收集解析、自行車服務應用,再來是騎乘科學,包括bike fitting、騎乘踩踏虛擬教練、智慧e-Bike控制器、路線負荷預測,與AI應用等。
他提到,過去我們在騎乘一台車時,都只能憑感覺,但現在IoT騎乘數據應用,能透過感測得到數據,能做到產品優化、品質監控與個人化服務。
騎電輔車最大的問題就是怕故障,像是無法開機,從其error code只能猜想哪裡壞,但若是有詳細的數據,就能夠更針對車體故障的部份進行維修;此外,騎乘電動車都會有「里程焦慮」的問題,透過IoT也能更加了解電池的殘量、電池的健康度,更容易預測其騎乘里程。
而對於賣車的人,最大的困擾,像是賣出了車子被退貨,消費者反應車子有問題,如果能從數據裡,去看到經常發生的問題有哪一些,就能做維修預測,通知維修的據點,準備相關的維修零件。
CHC也特別為此發展一個「電輔車自檢系統」,就是要解決上面的痛點。把車子連結上IoT模組,雲端平台就能掌握這台車的數據,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從雲端的平台撈出這台車的歷史數據,能得到騎乘數據分析、車輛錯誤查詢、車輛健康狀態查詢等。騎乘者能應用社群媒體、即時查詢車輛狀態、電池用量、車輛位置。服務門市可以透過線上查詢車輛歷史數據,針對錯誤代碼進行保修。而研發管理部門則能針對異常分析,預測備料與庫存管理。
此外,自行車騎乘風氣盛行,帶動租賃與旅行服務,然而騎乘環境安全與服務尚未完善,CHC也發展了「自行車騎乘安全服務系統」能提供解決對策,包括在危險路段提前預警,摔車意外主動連繫緊急連絡人,線上監測、即時提供救援服務等,都等夠透過IoT來實現。

▲論壇主辦單位的CHC,也由陳維隆經理分享「自行車IoT研發能量及成果介紹」

▲論壇最後由CHC總經理吳永盛(中)主持專家論壇的Q&A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