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業者面對關稅震撼彈的因應

文 陳柏如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公布「解放日關稅(Liberation Day Tariffs)」政策,震撼全球自行車產業。儘管川普隨即公布暫緩實施90天,期間改以10%關稅取代,唯獨中國除外,但全球自行車產業仍然如坐針氈。面對此舉,美國主要品牌迅速做出反應,包括價格上漲、營運策略調整,甚至出現企業倒閉現象。
Specialized:透明化附加費策略
Specialized Bicycles宣布,自5月1日起,針對最新上市的 Turbo Levo 4 電動登山車(定價自7,999美元起,最高達13,499美元),在B2B發票上將另列10%的關稅附加費。此項費用也將出現在官方線上結帳頁面,並要求經銷商將此成本直接轉嫁至消費者。Specialized北美區負責人 Jesse Porter 在4月9日發出的經銷商電子郵件中指出,將附加費獨立列出有三大好處:
1.無需更動既有標示與行銷素材;
2.消費者能清楚了解支付內容,而非隱藏成本;
3.當關稅政策有變時,品牌可快速調整或取消此費用。
此外,自5月1日起,Specialized 將同步調漲全產品線(含車款與配件)之零售價格,詳細調整將於近日公布。
Trek:即刻調漲多款車型售價
Trek 亦於4月17日向經銷商發布通知,表示 Trek 與 Electra 大部分車款將立即調漲價格,並涵蓋所有現有預訂商品。雖未公布具體漲幅,但郵件指出,成本已「上升至不得不面對的程度」。Trek 表示,調漲包含預購商品的做法,是為避免經銷商大量搶購關稅生效前的庫存,並確保公平。Trek 補充說,這波調整也將有助於提升經銷商庫存價值與利潤空間。
Revel Bikes宣布結束營運
並非所有品牌都有足夠規模承受衝擊。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 Revel Bikes 日前宣布即將結束營運,理由為持續虧損、資金不足以及日益沉重的營運壓力,包括此次加徵的關稅。在發給經銷商的一封信中,Revel坦承已將公司交由債權銀行接管,債務總額超過800萬美元。
「我們已用盡一切可能的方式努力維持公司運作,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聲明中寫道。「我們站在懸崖邊,卻失去了最後的安全網……若有買家願意承接並重振品牌,未來仍有一線希望。但我們也必須誠實面對:時間不多了。」
這個消息突顯出在政策巨變下,中小型品牌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產業環境的脆弱。
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儘管目前美方暫時將新關稅維持在10%,但政策背後明顯為貿易對等的施壓手段。對一個仍處於後疫情調整期、供應鏈波動與需求趨緩的產業而言,此舉無疑是雪上加霜。
美國龍頭品牌Trek與Specialized已帶頭著手進行價格與營運調整,但規模較小、資本較少的品牌,如Revel,或將難以生存。可以確定的是,自行車在美國的售價即將進一步攀升,未來市場格局勢必出現劇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