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展展氣超乎預期

圖、文 輪彥採訪團隊
今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及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迎來邊境解封後國際買主首度回歸,展氣超乎預期,大多業者表示國外客戶到訪率大概七成,前三天會議都排得滿滿的。根據貿協統計,兩展合計共有來自81國、5,400位國際買主來臺觀展,前五大買主國依序為日、韓、美、新加坡、德國,兩展國內參觀業者合計則達2萬名,較前一年成長71%。
今年展會上最大的話題非”庫存問題”以及”環保永續”莫屬。焦點車種則聚焦在電動自行車以及e-cargo。市場庫存消化速度遠比預期慢許多,不少買主持續砍單、延單,造成業者不小壓力,一般預期中低檔車去庫存化至少還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高級車大概五個月。今年許多展商都聚焦綠色永續、環保回收等主題,凸顯台灣自行車產業在ESG以及永續的決心與努力。展覽第二日舉辦「動競新視野與動健未來-自行車及運動健身產業論壇」,分別以「永續革新」及「運動科技」為主軸,由歐美企業先進與國內產學專家,分享全球動態觀察,總計超過400位業界人士參與。WBIA世界自行車產業協會也於展覽第二天下午舉辦年會,除發佈自行車永續供應鏈原則,建議自行車產業透過供應鏈及生產流程調整,以獲取最大環境效益;同時也邀請Giant、SRAM、Decathlon等分享永續經驗。WBIA表示這項原則僅是全球自行車產業永續行動的第一步,WBIA將持續透過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推動及分享自行車產業的永續行動,引領自行車產業的綠色轉型。
電動自行車已成為趨勢主流車種,吸引許多汽機車與高科技業者相繼投入,加入micro-mobility微型交通發展陣容,如歷史悠久汽車零件大廠法商Valeo及德國品牌MAHLE,與著名義大利機車品牌商POLINI及Ducati皆投注電動自行車領域。Acer也跨界推出ebii電動輔助自行車、Predator Extreme越野電動滑板車。二館首次設立「都市低碳載運Cargo Bike & Urban Mobility」主題館,依Cargo形式及不同使用範疇零配件分類展示,讓國外買主一目瞭然,快速找尋符合需求、法規標準之臺灣供應鏈業者。
TAIPEI CYCLE則首度舉辦「綠色騎遊Ride Together」活動,為國際買主提供半日騎行活動,除倡導自行車低碳旅遊,也讓更多國際人士認識北市近郊美好風景,來自美國、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及日本共7國人士參與。
兩展戶外體驗區則含蓋TAIPEI CYCLE的OUTDOOR DEMO試騎體驗區、TaiSPO的OUTDOOR Taipei戶外運動休閒區,展出項目包括越野自行車、休旅車、精品等級露營器材及戶外休閒用品,四天展期陽光、DJ音樂加上咖啡和調酒,提供給與會者難忘的體驗。
貿協強調,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及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線上展將持續展出至4月7日,兩展明(2024)年則於3月6日至9日於南港展覽一館及二館舉行。
最完整精彩的2023台北展報導請期待四月底出刊的輪彥<自行車&電動車市場快訊NO.206>。
















